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流浪地球2》流媒体版观感 全球新资讯

发表于: 2023-04-23 03:54:58 来源:哔哩哔哩

流浪地球2上线流媒体,开心。

上线流媒体时,还宣传说“与影院看的版本不同,视频平台上线的《流浪地球2》更加完美,导演郭帆介绍,主创团队结合观众指出的字幕、画面等Bug,对整片进行了调整,完善了一百多个视效镜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电影人态度是值得认可的,上线流媒体不是为了吃口剩饭,是实打实地优化、推广作品。

结合流浪地球1和2简单写一下这一次的观感:

一、流浪地球1的风格是代入人的视角经历一次事件,用事件为过程展示人物弧光,体现人物成长;到了流浪地球2,风格有了180°的转变,变成了在大事件中,用众生相的方式体现事件,主着力点由人物变成了事件的发展。

第一遍看完时觉得很多镜头显得非常短促,很多细节还没看清,已然翻篇到另一个人物场景,这种感觉与第一部对比时尤为明显。相比第一部的几天内发生的事件,第二部的时间跨度已达十几年,人物被事件推着走,观众有点走马观花。但也刚好利用了流媒体的优点,观众可以自行拖进度看,便利地重复观看事件快速发展时人物的转变,一定程度抵消了第二部风格转变带来的节奏变线问题。

二、很多系列电影也会在拍一两部连续的正传故事后,用一部前传电影缓一下节奏,铺垫一下接下来的系列高潮。我是没想到流浪地球在第二部已经启用了前传,依据我对原著小说浅薄的理解,这个系列故事的厚重悲剧性应该不需要提得这么早,盲猜一波导演是想在第三部进行系列收敛,完美结束这个系列吧,拖到第四第五部可能就多多少少会烂尾了。

三、很多人在谈论到流浪地球2时,都会表扬到一个优点,是它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积极推动作用。这个特点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像是大幅度增加了国外团队的合作,像是拍摄场景和后期制作的合作优化,等等。而给予我个人的,则是下面两幅图片所带来的,我称之为工业化个人认可的特点。

香港电影《阴阳路1》是1997年的电影,片尾工作人员表单中,除去你能想到的电影“制作者”名单,同样包含了一位名为梁焕,工作内容为茶水的电影“工作者”。

在我看来,一个产业的工业化道路,不单单是从上而下的大方向转变,同样也是从下而上的个人认可。如果不能让每一个工作者认可自己投身的产业,那这次工业化转变最后也只会是管理层的自我感动。流浪地球2的表单里有了茶水,Crafty Services,这就是我们电影工业化道路踏出的一小步,在我心中,却是与当年香港电影冲出亚洲一样的,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好话完了,最后说点难听的:

导演似乎有点和刘慈欣作品集缠绕上了,在努力打磨一部电影时,被各种欣赏刘慈欣科幻作品的感想所干扰,影响了成片时镜头的选择。有部分镜头其实是可以考虑其情节推动作用,进行略微的删减。如开始几分钟时印裔科学家与数字生命的镜头,我看到时真觉得片中会有一大段相关内容,没想到只是刘德华角色的一部分背景。

我个人理解这些镜头是导演想给观众补充一些刘慈欣作品集的相关概念。而我的观影习惯中,对叙事节奏和镜头引线有偏重,对这种卡节奏的信息补充实在难以认可。如果能放下科幻包袱,把电影重心紧紧围绕在叙事节奏上,可能会有更好的观影体验。(被一些断节奏的镜头引导到另一种情绪中,再回到主线时还是有点难受的)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